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一9题。
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语数千言 莫不顺理。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回:“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
二君日:“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日:“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 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贤之行也,直道以正谏,三谏不听则退;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故宫非其任不处也,禄非其功不受也;见人不正,虽贵不敬也;见人有污,虽尊不下也;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今公所谓贤者,皆可为羞矣。卑疵而前,孅趋而言;相引以势,相导以利;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食饮驱驰,从姬歌儿,不顾于亲,犯法害民,虚公家:此夫为盗不操矛弧者也,攻而不用弦刃者也,欺父母未有罪而弑君未伐者也。何以为高贤才乎?
宋忠、贾谊忽而自失,芒乎无色,怅然噤口不能言。
久之,宋忠使匈奴,不至而还,抵罪。而贾谊为梁怀王傅王,堕马薨。谊不食毒恨而死。此务华绝根者也。
太史公曰: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及至司马季主,余志而著之。
(节选自《史记 日者列传》)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所贤者何也? 所高者谁也?
B.擅言祸灾以伤人心 厚求拜谢以私于己
C,吾闻古之圣人 二人即同舆而之市
D 卜于长安东市 游于卜肆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谊之所以同宋忠到卜肆,是因为他想见识一下卜者中圣人的风采。
B、宋忠、贾谊听了司马季主的理论,认为都是自己从未听过的,因此很不以为然。
C、司马季主认为,从披发童子不能解释日月之食这件事,可以说明能识别贤与不肖的人太少了。
D.司马季主的话说中了当官者的要害,所以宋忠、贾谊二人神情惆怅,说不出话来。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
译文:
(2)得不为喜,去不为恨;非其罪也,虽累辱而不愧也。
译文:
(3)古者卜人所以不载者,多不见于篇。
译文: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 选择题每题3分 )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晋书·王羲之传》)
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长,辩赡 赡:丰富 B.我书比种繇,当抗行 抗:抵挡。
C.然闻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使 D.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 冠:位居第一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谢安未仕时亦居且焉置土石
B.意甚悦,求市之固时俗之工巧兮
C.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送耳。低头共耳语:“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D.羲之欣然写毕,笼鹅归吾尝终日而思矣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性格的一组是 (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 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 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怨恨。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2)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3)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阅读《渔父》一文,回答小题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楚国官名,主管楚国屈、景、昭三姓王族的事物)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gǔ)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bū吃)其糟而啜其醨(lí薄酒)?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中赶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yi)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下列加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不其泥而扬其波?淈:浑浊,使动用法,即弄浑浊
B.是以放见:看见
C.鼓而去枻:船板
D.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帽带

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颜色”、“形容”都是古今异义是用法。
B.“何故”、“是以”两个短语在词序上的特点不相同。
C.“察察”“汶汶”“皓皓”三个叠词,在句中所充当的成分不全相同
D.本篇表现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高尚品质。

对“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干什么事都应从实际出发。
B.干什么事都不能呆板。
C.渔父用打比方的方法在讲“与世推移”的世俗道理。
D.渔父用打比方的方法阐明处事要灵活的道理。

屈原以“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是为了说明:

对于文中“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原因,渔父的看法是:
文言翻译
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译文:
②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译文: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必大传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践祚:即位,登基。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缴驳不权幸辟:避开
B.朕知卿举职举职:尽职
C.自章、蔡士气沮:沮丧
D.逐人才,流弊至今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论边事,上以蜀忧 /旦日飨士卒,我击破沛公军
B.则是臣不事太上者事陛下 /犹不能不之兴怀
C.愿陛下储才于闲暇日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D.必大至丰城称疾归 /(亚父)置之地,拔剑撞破之

下列各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选项是()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A.②⑤⑦⑧ B.①②③⑦ C.②③⑤⑦ D.④⑥⑦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小题,共16分。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太祖临兖州,辟为从事。及为大将军,辟署西曹属,为许令。故太尉杨彪收付县,尚书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宠:“但当受辞,勿加考掠。”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数日,求见太祖,言之曰:“杨彪考讯无他辞语。当杀者宜先彰罪;此人有名海内,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窃为明公惜之。”太祖即日赦出彪。初,彧、融闻考彪,皆怒,及因此得了,更善宠。
关羽围襄阳,宠助征南将军曹仁屯樊城拒之,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羽所没。羽急攻樊城,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宠曰:“山水速疾,冀其不久。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其后耳。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君宜待之。”仁曰:“善。”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会徐晃等救至,宠力战有功,羽遂退。
太和四年,拜宠征东将军。其明年,吴将孙布遣人诣扬州求降,辞云:“道远不能自致,乞兵见迎。”刺史王凌腾布书,请兵马迎之。宠以为必诈,不与兵,而为凌作报书曰:“知识邪正,欲避祸就顺,去暴归道,甚相嘉尚。今欲遣兵相迎,然计兵少则不足相卫,多则事必远闻。且先密计以成本志,临时节度其宜。”宠会被书当入朝,敕留府长史:“若凌欲往迎,勿与兵也。”凌于后索兵不得,乃单遣一督将步骑七百人往迎之。夜掩击,督将迸走,死伤过半。
景初二年,以宠年老徵还,迁为太尉。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诏曰:“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风。赐田十顷,谷五百斛,钱二十万,以明清忠俭约之节焉。”宠前后增邑,凡九千六百户,封子孙二人亭侯。正始三年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卷二六》)
下列语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故太尉杨彪收付县狱:监狱
B.少府孔融等并宠属:同“嘱”,托付
C.但当受辞,勿加考掠:掠夺
D.恐吾军其后耳掎:牵制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当杀者宜先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可怪也欤
B.羽所以不敢遂进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而左将军于禁等军以霖雨水长羽所没。
身死人手,天下笑者,何也?
D.君典兵在外,专心忧公,有行父、祭遵风。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满宠清正、廉洁、勇敢的一组是( ) (2分)
(1)宠一无所报,考讯如法(2)宠不治产业,家无馀财
(3)山水速疾,冀其不久(4)宠乃沉白马,与军人盟誓
(5)宠以为必诈,不与兵(6)宠会被书当入朝

A.(1)(3)(5) B.(1)(2)(4)
C.(2)(4)(6) D.(3)(5)(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面对收到监狱后有人为之说情的杨彪,满宠执法有度,最终得到了荀彧和孔融的谅解。
B.关羽攻打樊城,曹仁没有听信逃走来保全自己的规劝,而是采纳满宠的建议,决一死战。
C.吴国将领孙布派人到扬州请求投降,满宠识破了他的伎俩,阻止了王凌派兵迎接。
D.景初二年,因为年老,满宠被召回,迁升为太尉。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或谓仁曰:“今日之危,非力所支。可及围未合,乘轻船夜走,虽失城,尚可全身。”
(2)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