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2009年2月22日电 截至22日15时,山西屯兰煤矿事故已造成73人遇难。据事故抢险指挥部介绍,现已初步查明,事故原因为井下局部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的条件与物质燃烧的条件相类似,请利用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哪种情况会促进煤尘爆炸( )
| A.在井下生火做饭 | B.在原煤上喷水以减少煤尘挥发![]() |
C.电源接头、开关处使用安全装置 | D.向井内不断鼓入新鲜空气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分子球棍模型: ![]() |
B.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 Cl |
C.碳酸的电离方程式:H2CO3 2H++CO32- |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2013年11月江苏在大部分地市推广使用含硫量大幅减少的苏V汽油。下列有关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
| B.将原油通过分馏、裂化可获得汽油 |
| C.苏V汽油是清洁能源,不产生污染 |
| D.苏V汽油不能降低酸雨发生 |
T1℃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气体和B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A(g)+2B(g)
C(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 反应时间/min |
n(A)/mol |
n(B)/ mol |
| 0 |
1.00 |
1.20 |
| 10 |
0.50 |
|
| 30 |
0.2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C)=0.050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50 mol A气体和0.60 mol B气体,到达平衡时,n(C)<0.25 mol
C.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持续缩小容器体积,则平衡一直会正向移动
D.温度为T2℃时(T1>T2),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常温下,有①氨水、②NaOH溶液、③HCl溶液、④H2C2O4(二元弱酸)溶液、⑤Na2CO3溶液、⑥NaH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溶液①、③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c(OH-) > c(H+) |
| B.将溶液②、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C2O42-)+c(HC2O4-)+c(OH-)=c(Na+)+c(H+) |
| C.将溶液③、④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HC2O4-) >c(Cl-) >c(C2O42-) |
| D.将溶液⑤、⑥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OH−)-2c(H+)=3c(H2CO3)+c(HCO3-)-c(CO32−) |
在探究氨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氨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氨水中含有氨气。 |
| B.向氨水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说明氨水中含有OH- |
| C.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中含有NH4+ |
| D.浓氨水和浓盐酸靠近产生大量白烟,说明氨气与氯化氢容易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