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24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
A.5°N B.25°N
C.35°N D.45°N
16.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17.关于该山地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B.以南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
C.以南可人工栽培橡胶,以北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D.以南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以北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图5为某区域略图,图中A、B两地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28°34'和27°34'。且A地当日物体影子最短时,国际标准时间为3时54分。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范围内的著名工业区是
A. 韩国釜山工业区B. 辽中南工业区
C. 日本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区D. 英格兰南部工业区
2.与该地区处于同一自然带的另一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受季风的影响②受西风的影响
③受暖流的影响④受寒流的影响
⑤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⑥受地形的影响
A. ①④⑤ B. ②③⑤C. ①③⑥ D. ①②③
图4为我国西北某地简图,P地为钢铁厂,完成1-2题。
1.图中农业区分布的地形主要是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2.本地易发生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是
A.三面环山,钢铁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
B.水源水量不大,导致钢铁厂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偏高
C.本地夏季风会把钢铁厂的废气带到城区积累
D.本地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量太大
图3中的a、b分别是某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地形区海岸陡峭是因为海水长期侵蚀形成
B.②④地形区对来自大西洋的气流阻挡显著C.①③沿岸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因为洋流的作用
D.③地形区是安第斯山脉,②地形区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2.有关③④地形区及附近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西侧的洋流主要是水平补偿流,垂直上升流很弱
B.③西岸的国家盛产硝石和石油,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国
C.④东侧沿海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四季花开果熟
D.④所在国人口分布均衡,中小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图2四处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图回答1-3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
图2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A. 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6.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后回答1—3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B.50<T<150 C.150<T<200D.50<T<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