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要素的平衡功能是指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大气、水、岩石、土壤等都要参与。 |
| B.平衡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
| C.平衡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
| D.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
读世界各地温度年较差图,完成3~4题。
3.导致A地温度年较差比B地小的主要原因是
A.A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小,B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大
B.A地降水年变化小,B地降水年变化大
C.A地海拔高,B地海拔低
D.A地是海洋性气候,B地为大陆性气候
4.D地与E地气温年较差比较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D地大于E地,D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弱
B.D地大于E地,D地深居内陆,是大陆性气候
C.D地小于E地,D地海拔高,冬季不受冬季风影响
D.D地小于E地,D地为海洋性气候,E地为大陆性气候
《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入选条件的有()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 A. | ①③④ | B. | ①②⑤ | C. | ②③⑤ | D. | ①④⑤ |
图是2004-2006年世界各种谷物的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各种谷物产量变化表明世界()
| A. | 谷物总产量下降 | B. | 农业劳动力减少 |
| C. | 谷物需求量减少 | D. | 谷物单产下降 |
2.埃及是世界十大粮食进口国之一,保证该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最佳措施是()
| A. | 提高粮食单产,加强国际合作 | B. |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人口素质 |
| C. | 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 | D. | 控制人口增长,调整饮食结构 |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我国加入WTO后,粮棉生产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据此分析面对入世的挑战,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
|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
|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
|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
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城市近郊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图中2003年与1994年相比,各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值变化最大的是
| A.林地和耕地 | B.耕地和园地 | C.园地和林地 | D.耕地和草地 |
上题中所显示的变化,其原因可能有
| A.人口增长 | B.退耕(园)还林 | C.交通建设 | D.国家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