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物循环示意图,回答:
(1)按图中环节简要叙述生物循环过程
①
②
③
(2)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
和 不断迁移运动,
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中 界和 界联系起来。
【地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图13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位于瑞典和丹麦两国交界处的厄勒海峡地区拥有多所著名大学,当地政府通过多种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促进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和医药技术等产业的集聚发展。目前,该地区已成为欧洲著名的“医药谷”。2000年,厄勒海峡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图9为厄勒海峡地区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厄勒海峡地区成为“医药谷”的有利条件。
(2)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勒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
(3)有人认为,与现在的位置相比,厄勒海峡跨海大桥修建在A处更合理。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该海域位于哪一半球,并写出判断依据?
(2).描述图中C洋流的形成原因?
(3).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②两处中能形成世界性大渔场的是处,
写出该渔场名称和形成原因。
(4).若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环境带来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讲,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
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
(2)多云的白天比晴天气温低,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相关。
(3)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过程有关。
2013 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据环境保护部2013年4月19日发布的第一季度74个城市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舟山空气质量居全国前列。舟山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舟山还具有阳光、沙滩、海浪等海洋旅游元素。
材料二:“舟山市 2007 年和 2010 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表”、“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图”。
舟山市 2007 年和 2010 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2007年 |
11.6万人(19%) |
25.15万人(42%) |
23.21万人(39%) |
2010年 |
10.925万人(16%) |
26.46万人(40%) |
29.27万人(44%) |
(1)分析舟山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铁矿砂等大宗商品重要中转基地的主要原因。
(3)说出 2007-2010 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