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已知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我国,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乙地a界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a界线海拔高度逐年升高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哪些对策?
图16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A位置为二分日二至日之一,说出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在甲图中用字母M标出直射点、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甲图中Q点所在晨昏线属于线(晨线或昏线),该点上的太阳高度角为。
(4)简述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过程中,甲图中M点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该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图相比,乙图的比例尺(大或小)、图示区域范围(大或小)、图示内容______(详细或简略)。
(2)分别说出P、Q两处的地貌类型,归纳其形成的共同原因。
(3)若在Q地建立聚落,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防灾的角度考虑,应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何处。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经济发展对煤炭依赖非常强,山西省围绕煤炭将打造成我国能源基地和工业强省。山西省以前在区域发展中主要依靠采煤卖煤,经济效益较低,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近几年改变发展思路,山西省建立起一批坑口电站,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源源不断的送往东部地区,解决了以前晋煤外运的困难,实现了区域经济新的发展。
材料二:该图为“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山西省属于我国三大经济区哪个区?其在区域开发中面临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有那些?
(2)山西省改变发展思路,建立一批坑口电站,变“晋煤外运”为“晋电东送”这一变化有哪些好处?
(3)山西省区域发展中由以前采煤卖煤向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转变,这一变化会给山西省区域发展带来怎样益处?
(4)近些年,东部地区一些产业竞相向山西转移,这样的产业转移给区域发展带来哪些正面影响影响?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南方荒地与北方荒地地形类型的差异,并说出西大荒与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2)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简述其棉花生产的区位主要区位因素?
(3)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将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4)北大荒地区沼泽广布,已变成“北大仓”,但不少专家指出这种变化的“遗患无穷”。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此阐述自己的观点。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经西安、南昌,南下广州,东至上海,干线全长4 859 km,加上若干条支线,管道总长度超过7 000 km。下图是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及中国西气东输线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中国与中亚进行能源合作的有利条件。
(2)简述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对中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3)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到达中国霍尔果斯的这条天然气管道,穿越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比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两线输气终点均为能源紧缺地区 |
B.两线均经过季风气候区 |
C.两条线路设备投资大,但运输连续性强 |
D.两线建设不可能破坏沿线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