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进入汛期时( )
A.地中海沿岸多雨 | B.新西兰正值夏季 |
C.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 | D.印度洋北部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问题。图中N、B间的距离约为
A.5000千米 | B.10000千米 |
C.15000千米 | D.20000千米 |
从C地出发,依次过D、E、F地,再回到C地,其走向是
A.先向正东走,再向正西走 B.先向东北走,再向西南走
C.先向东北走,再向东南走 D.先向西南走,再向东南走此时,D地的地方时为
A.12:00 | B.15:00 |
C.18:00 | D.21:00 |
在某幅地图中,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 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 B.1:15000000 |
C.1/30000000 | D.![]() |
我国古代《庄子·齐物论》中出现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据此回答问题。该思想体现了 ( )
A.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思想 | C.人定胜天论思想 | D.人地协调论思想 |
下列做法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 )
A.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产量 | B.围湖造田,扩大人类的生产空间 |
C.“珠三角”地区建设桑基鱼塘 | D.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
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其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曲线是( )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列关于三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入流泥沙量大增 |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
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
2010年4月28日,中国最长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全线贯通,2011年7月1日正式通车,届时市民开车5分钟即可到黄岛。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 B.社会政治因素 | C.社会经济因素 | D.科学技术因素 |
下列说法最能体现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建设意义的是( )
A.带动了隧道沿线经济的发展 | B.加速胶州湾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C.缓解了青岛市中心的交通压力 | D.证明中国隧道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