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一观点的是( )
A.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
B.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
C.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D.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中共八大的召开 |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949一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化趋势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一农民土地所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
B.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封建剥削制度一个体小农经济一社会主义合作生产 |
D.互助组一初级社一高级社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提倡使用国货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出现在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 B.洋务运动时期 |
C.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