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大战正酣的英国热销着一本小册子,人们在争相传阅后,都为书中所提到的“这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消灭贫困”而激动,并相信战后一定会享有这些权利。这本小册子就是
A.《伊丽莎白济贫法》 | B.《疾病保险法》 |
C.《社会保障法》 | D.《贝弗里奇报告》 |
欧盟委员会宣布为减少碳排放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2月22日包括中、美、俄罗斯等26个国家在莫斯科联合制定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际航空业竞争日趋激烈 |
B.贸易壁垒阻碍经济全球化 |
C.发展中国家面临科技压力 |
D.全球气候问题威胁人类生存 |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住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
C.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所有者 年份 |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
金融机关 |
其他国内法人 |
外国法人 |
个人 |
其他 |
1950年 |
3.2 |
12.6 |
11 |
0 |
61.3 |
11.9 |
1960年 |
0.2 |
23.1 |
17.8 |
1.1 |
46.3 |
11.5 |
1969年 |
0.3 |
32.2 |
21.3 |
3.2 |
40.1 |
2.9 |
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为此,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业绝种”。与此思想相应的措施是
A.合理调整工商业 |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