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中含有一种能将面粉中的糖类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酶,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就温度和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先配制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酵母菌和面粉的悬浊液),分成15等份,并将它们分成A、B、C3组(每组5份),A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的蒸馏水,B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然后每组按图甲所示装配好5个同样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5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30min;然后用直尺分别测量试管内液面下降的高度,再换算出气体的体积,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
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25℃(cm3) |
35℃(cm3) |
45℃(cm3) |
55℃(cm3) |
65℃(cm3) |
A |
0 |
3.6 |
14.7 |
50.4 |
7.6 |
2.3 |
B |
10 |
3.3 |
14.1 |
49.0 |
7.5 |
2.2 |
C |
20 |
3.3 |
12.7 |
42.0 |
6.9 |
1.8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
A、由该实验足以断定这种酶的最适宜温度是45℃
B、该实验结果能支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高,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的抑制程度更强”的假说
C、选择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培养液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结论的科学性
D、此实验还能说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用悬浮培养的胡萝卜单个细胞培养成了可育的植株②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③用烟草的单个组织培养出了可育的完整植株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多选)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
B.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
C.经过细胞分化会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
D.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 |
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最佳办法是(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 |
B.进行远源植物体细胞杂交 |
C.利用芽体进行组织培养 |
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 |
MS培养基和培养微生物所配制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为( )
A.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植物激素 |
B.MS培养基不需要氨基酸,微生物培养基含各种氨基酸 |
C.MS培养基不需碳源,微生物培养基含碳源 |
D.MS培养基含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微生物培养基不含有 |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 脱分化② 再分化 ③ ④。对此叙述有误的是(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当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浓度比低时,有利于根的发生 |
B.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
D.②包裹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