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中含有一种能将面粉中的糖类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酶,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就温度和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先配制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酵母菌和面粉的悬浊液),分成15等份,并将它们分成A、B、C3组(每组5份),A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的蒸馏水,B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然后每组按图甲所示装配好5个同样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5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30min;然后用直尺分别测量试管内液面下降的高度,再换算出气体的体积,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
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25℃(cm3) |
35℃(cm3) |
45℃(cm3) |
55℃(cm3) |
65℃(cm3) |
A |
0 |
3.6 |
14.7 |
50.4 |
7.6 |
2.3 |
B |
10 |
3.3 |
14.1 |
49.0 |
7.5 |
2.2 |
C |
20 |
3.3 |
12.7 |
42.0 |
6.9 |
1.8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
A、由该实验足以断定这种酶的最适宜温度是45℃
B、该实验结果能支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高,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的抑制程度更强”的假说
C、选择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培养液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结论的科学性
D、此实验还能说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的方向,不正确的是
A.一个神经元的树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
B.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
C.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 |
D.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
细胞核内的DNA分子转录的产物包括
A.mRNA | B.ATP | C.rRNA | D.tRNA |
一动物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是
A.4、8、8 | B.2、4、8 | C.8、16、16 | D.8、0、8 |
植物细胞中含DNA的结构是
A.细胞膜和细胞壁 | B.液泡和核糖体 | C.线粒体和细胞核 | D.染色体和叶绿体 |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可能是
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 B.组成肽键的空间结构不同 |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