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对环境有一适应过程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已接近最大值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某种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以该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总量与呼吸作用CO2的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20
25
30
35
40
45
光照下CO2吸收总量(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黑暗中CO2释放量(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下列对该植物数据表格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20℃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为40℃时,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45℃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

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
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

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图3)发现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
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
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

在充满N2和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几株番茄,CO2充足,测得系统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6~8h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B.第10h叶肉细胞仍能合成ATP
C.第2~4h呼吸速率较低的原因是光照太弱
D.第10h后,瓶内C02含量逐渐升高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①、④过程可以产生[H],②过程需要消耗[H]
C.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
D.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