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 )
A.“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C.“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 B.维新运动时期 |
C.民国成立初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武昌起义以后,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这一材料
A.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 B.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
C.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 D.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
法国政府曾经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辛丑条约》 | D.《北京条约》 |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其突出体现了
A.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 B.彻底的反封建思想 |
C.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官民,自不得提书‘夷’。”材料表明
A.中国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外交权利 | B.《天津条约》的不平等性 |
C.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D.天朝上国的观念被迫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