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正在播出的《春秋战国》,以近似评书的方式,把几千年以前的历史生动地展示出来,概括了春秋战国历史的发展必然性。主讲人讲述春秋战国的活动
①能动地改造了客观世界 ②体现出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说明意识能够追溯过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要深入了解干部情况,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这是因为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质变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漫画《无题》(作者薛宏)蕴含的哲理是
①量的积累是质的变化的前提
②否定是联系与发展的环节
③部分总是整体中的部分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的同志问我,你没有看到党内有那么多消极腐败现象吗? 我说,我看到了,但那只是少数、个别现象,不能因此就动摇了对党的信念。”由此可见,郭明义正确把握了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 C.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 | 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
|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
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易经》。《易经》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阴阳变易,整体和谐,化生万物。这体现了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 |
|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 |
|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