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7年6月27日在新西兰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经过审议,全票表决通过了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为世界自然遗产,使中国有了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和第34个世界遗产。读路南石林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个你所知道的除南方喀斯特以外的著名喀斯特景点名称: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路南石林形成的自然条件。
3.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云南路南石林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中国南方喀斯特顺利成为世界遗产,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的________价值、________价值得到广泛认可,今后我们应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南方喀斯特资源。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图中心的极点是______极,②图中心的极点是______极。
(2)B在A的方向,C在D的 ______方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2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攀西-六盘水"(攀枝花-西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规划的西部重点开发区之一。地质勘测表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储量占全国的20%。钒资源储量占全国的62%。钛资源储量占全国的90.5%。
材料二:图为"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三表为2011年攀枝花工业产值统计表。

产业
2011年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钢铁产业
456.32
23.1
化工产业
72.58
41.7
能源产业
236.76
32.5
钒钛产业
66.54
46.7

(1)根据材料分析,本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2)目前攀枝花工业中主导产业是产业,影响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3)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

下面是我国已经签署的一些国际多边协定,读后按要求回答。
①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②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③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公约
④干预公海油类污染突发事故国际公约
⑤国际捕鲸管制公约
⑥生物多样性公约
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⑧核事故及早通报公约
这些公约的签订说明我国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对于气候蔓延等跨国问题,必须进行合作,同时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以上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性原则。
上述公约中,属于保护生物资源的是;保护大气的是;保护海洋的是;防止固体污染物的是
保护生物资源种类,体现了人与生物之间的原则。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一副大观楼长联描绘出了“高原明珠”滇池的绝美画卷。滇池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侧,是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被称为云南的母亲湖。
千百年来,滇池一直是昆明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具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渔业、航运等多项功能,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滇池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与滇池自净力减弱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滇池水体饱受污染之苦,水质富营养化速度加快,滇池外湖水质沦为劣五类。“为了母亲湖”、“救救滇池”的呼声日益强烈。
滇池污染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切实开展滇池治理工作,出台了保护滇池的法规,确定了综合整治的规划,专门成立了昆明市滇池保护专职机构等。

工作人员在清除滇池水域的蓝藻和污染物
滇池按成因属于(  )

A.河迹湖 B.构造湖 C.火口湖 D.冰川湖

由材料可以看出导致滇池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鉴于上述原因,环境管理对于其管理对象的约束方向分别是怎样的?
材料中滇池治理工作的措施主要体现出的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  )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贯彻“绿色”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