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纬网图(图1-2-14),完成题
.图中甲、乙、丙三个阴影区
| A.面积相同,比例尺不同 |
| B.比例尺相同,面积不同 |
| C.面积:甲>乙>丙 |
| D.比例尺:甲>乙>丙 |
.乙和丙两个阴影区所在的主要国家
①都是人口超过一亿的大国 ②乙是发展中国家,丙是发达国家 ③都是回归线穿过 ④乙国盛产水稻,丙国盛产咖啡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小麦麦苗的旺长往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控制麦苗旺长,华北农民经常全家出动到麦田中“踩麦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踩麦苗”发生在 ()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下列不属于小麦旺长期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是()
| A.土壤有机质丰富,墒情好 | B.气温回升,蒸发强烈 |
| C.小麦旺长期,降水充沛 | D.晴天多,光照充足 |
下图中曲线为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阴影部分为海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附近沿海地区气候主要成因可能是
| A.受暖流、东南信风控制 |
| B.受寒流、离岸风控制 |
| C.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 D.常年受信风带控制 |
乙地附近沿海地区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
| A.热带疏林草原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 C.亚热带草原 | D.温带落叶林 |
下图为云南路南石林不同植被下土壤中二氧化碳浓度示意图(二氧化碳浓度越高,溶蚀越显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如果水分条件相同,图中哪种植被下的土壤、岩石最易被溶蚀
| A.无植被耕地 | B.人工草地 |
| C.柏树林 | D.天然草坡 |
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沙化 | B.泥石流 | C.石漠化 | D.滑坡 |
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 A.退耕还林 | B.退耕还草 | C.平整土地 | D.推广太阳灶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
| A.200米,350米 | B.400米,350米 |
| C.200米,450米 | D.400米,450米 |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的是
| A.b处适合作滞洪区 | B.以亚热带草原植被为主 |
| C.河流有凌汛现象 | D.河漫滩多发育在河流西岸 |
下图为“某国家工业区发展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工业区的特点是
| A.大中型企业为主 | B.环境污染较小 |
| C.科技力量雄厚 | D.生产过程分散 |
影响C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 | B.环境质量 | C.自然环境 | D.国家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