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2003年 10月 29日 14时 13分,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日冕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和图1-9,完成(1)~(4)题。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于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北京时间 10月 29日 14时 13分,正值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
A.29日 1时 13分 |
B.30日 3时 13分 |
C.29日 3时 13分 |
D.30日 1时 13分 |
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A.英国、墨西哥 |
B.加拿大、挪威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不仅会影响通信,威胁卫星,而且会破坏臭氧层。臭氧层作为地球的保护伞,是因为臭氧能吸收太阳辐射中()
A.波长较短的可见光 |
B.波长较长的可见光 |
C.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
D.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
图为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题。烟台比济南
A.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慢 | B.大风日数少,年降水量多 |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 D.日出早,白昼时间长 |
该区域河流
A.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B.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C.流速慢,内河航运发达 | D.泥沙含量高,有结冰期 |
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该区域
A.农产品流向 | B.土地利用现状 |
C.人口密度变化 | D.工业化推进过程 |
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的差值可能是
A.6°C | B.8°C | C.10°C | D.12°C |
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主要是因为两地
A.太阳辐射不同 | B.经度位置不同 | C.距海远近不同 | D.地形特点不同 |
读图,回答下题。图示区域
A.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C.大多数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
D.以北有高大山脉削弱冬季南下气流 |
戈达瓦里河河口与高韦里河河口的直线距离约为
A.700千米 | B.70千米 | C.1000千米 | D.100千米 |
图为中国某区域耕作农业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该区域
A.气温日较差大 | B.流水作用强烈 |
C.稠密水系促进耕作业发展 | D.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甘蔗 |
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宁 | B.黔 | C.苏 | D.鲁 |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读图,回答下题。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
A.东北部 | B.西南部 | C.西北部 | D.东南部 |
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