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
苏 轼

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白鹭横秋浦,不觉青林没晚潮。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注:①这两首七绝作于元符三年(1100年),诗人离儋州之前。澄迈,县名,在今海南岛;通潮阁,一名通明阁,在澄迈县西。②帝遣巫阳招我魂:帝,指上帝;巫阳,古代女巫名。这里诗人化用《楚辞·招魂》之意,借上帝以指朝廷,借招魂以指奉旨内迁。
(1)古典诗词特别将就炼字,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贪看白鹭横秋浦”中“横”字的妙处。
(2)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比较这两首诗,看看有何不同,请简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回答下面的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如何理解诗中的“尘网”与“樊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概括说明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有哪些特点,并体会作者情感。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诗后问题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
古人对于后两句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

阅读下面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蜀先主庙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注:1、蜀先主庙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县)白帝山上,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2、五铢钱,汉武帝时的货币。王莽代汉时,曾废五铢钱,至光武帝时,又从马援奏重铸,天下称便。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对比,请概括出本诗中的多层对比,并作简要分析。
尾联化用了一个三国典故,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这个典故。诗人以此结尾有何作用?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江南·江南岸
(北宋)王琪
江南岸,云树半晴阴。帆去帆来天亦老,潮生潮落日还沉。南北别离心。
兴废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临。

A.第一句以“江南岸”起句,所写景物为江岸所见,“半晴阴”是全词的总体背景。
B.“帆去帆来”一句巧妙化用李贺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别离的情感蕴含其中。
C.下片全部实写,先正面议论,用“兴废事”三字点出怀古之意,再转到具体写景。
D.全词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转换自然,用语虽然平易,却含不尽之意,情韵悠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