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环境和资源换增长”的做法,结果是投资效率的持续下滑、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这告诫我们,必须( )

A.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B.加大投入拉动经济增长
C.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D.适当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3月23日,绵阳市安县雎水镇举行了传统民俗活动——踩桥会,人们通过“踩桥”“丢药钱”“拜干爹”等形式为自己和家人祈福。2013年“踩桥会”上,主办方引入现代科技,加上了灯光、舞美等视觉效果,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使得这一古老节庆活动焕发新的光彩。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就能焕发生机
C.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D.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赋予其时代的元素

“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了中国人“劣根性”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我们应该(  )
①在传承、创新传统文化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全面西化传统文化
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载体,蕴育过中国优秀文化,是我国乡村文化的摇篮,承载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历史和脉络,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人。当我们毁灭村落时,也许埋在下面的还有文化脊梁和精神的家园。这警示我们(  )

A.必须保护一切村落文化
B.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C.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D.村落文化的消失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值得可惜

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否则必将成为外来文化的虏役与附庸,最终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要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那就要求一个民族在自己的文化构建中必须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成分。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 
③文化在继承基础上才能实现发展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运往欧洲。300多年来欧洲各国从仿造中国瓷器到结合欧洲文化,创造出了令人难忘的欧洲瓷器工业发展史。这体现了(  )
①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④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