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解决土地所有权的问题 |
| B.都只是解决农民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问题 |
| C.前者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者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 |
| D.前者解决生产经营方式问题,后者解决分配方式问题 |
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提出“先工业现代化,后农业现代化;优先发展出口工业;重点支持大型企业。”这反映了韩国
| A.单一发展外向型经济 | B.实行五年计划 |
| C.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 D.实施“不均衡增长” |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认为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产品的相对过剩 | B.工人运动的兴起 |
| C.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 | D.经济结构不合理 |
图为历史上某一时期《时代周刊》封面,封面照片最早应拍摄于
| A.抗日战争时期 |
| B.过渡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 D.改革开放以后 |
一位中国诗人以“时间开始了”作为一组长篇诗歌的标题,表达对1949年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感触。该事件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完全胜利 | B.祖国大陆完全解放 |
| 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诞生 | D.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
周恩来曾说:“‘三三制’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共产党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第二个特点就是要各方协商,一致协议。”三三制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是
| A.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雏形 |
| B.体现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的民主性 |
| C.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
| D.体现政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