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皇明祖训》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材料所反映的有效信息是(   )   

A.明朝时期天下庶务繁多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B.废丞相,造成各部门之间扯皮,工作效率不高
C.丞相制度的废除意味着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D.明朝时期由于君主不理朝政,造成大权旁落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明清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王权的加强 B.西周政权被推翻
C.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应该出现在

A.原始社会晚期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朝

李绅的《悯农》诗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造成诗中自耕家境遇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B.没有土地,无偿为地主劳动
C.封建国家沉重的赋税剥削 D.家里人口过多,入不敷出

《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手工的生产方式,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芍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