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
| A.设立中朝 | B.设立丞相 | C.设立殿阁大学士 | D.设立军机处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
|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
| 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
美国1989年和1990年的两次民调显示,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来自日本的威胁更严重。在此背景下,1991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乔治·弗里德曼与梅雷迪思·勒马德合著《下一次美日战争》。上述问题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①苏联不再是美国的主要威胁
②日本实力的增强
③美日联盟关系事实上已经终结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
|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成现实 |
| C.社会主义革命积极作用 |
|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
有学者提出: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关系特点表现为军事上的两极、经济上的三级和政治上的五极。下列表述能体现该学者观点的是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
| B.日本成为了政治经济大国 |
| C.中国改革开放实力显著增强 |
| D.欧洲联盟一体化发展迅速 |
1948年,美国在巴黎举办了“和平之车”、“美国家庭”和“我们正在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等一系列巡展,在西欧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此举意在
| A.配合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缓和两极对峙的紧张局势 |
| C.应对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 D.策划建立北约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