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
|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 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叙述 |
历史时期 |
| A |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
古代希腊 |
| B |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
文艺复兴 |
| C |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
宗教改革 |
| D |
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
启蒙运动 |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
|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
|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
|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
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确定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以下可以支持这—观点的是
①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②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③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④造纸术方便了智者学派的研究
| A.③④ | B.②③ |
| C.①③ | D.①④ |
“(他)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和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这是《明朝史话》对某一思想家的评价。这位思想家是
| A.黄宗羲 | B.顾炎武 |
| C.王夫之 | D.李贽 |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可见,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
|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 B.遵循儒家伦理道德 |
|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