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特色,尤其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回答:、下列文化事物或现象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明显的是 ( )
A.我国南方梯田 | B.拉什莫尔山雕塑 |
C.海军博物馆 | D.军事博物馆 |
、下列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方比较封闭,而中方比较开放 |
B.西方建筑多尖塔,中方建筑多飞檐 |
C.东西方房屋都多围墙,但西方围墙比较平直,东方围墙忌直求曲 |
D.古代城市中心西方多教堂,中方多寺庙,现代城市中心都是摩天大楼 |
图4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图中迁移增长率大于零代表人口迁入,小于零代表人口迁出。读图回答问题。乙城市圈人口增长特点最符合“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高迁移增长”的是
A.60年代 | B.70年代 | C.80年代 | D.90年代 |
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进程。关于三个城市圈90年代城市发展的推断正确的是
A.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
B.乙城市圈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
C.丙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
D.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
图3为江苏省200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例为10% |
B.15-64岁人口比例为80% |
C.65岁以上人口比例比0-14岁人口比例小 |
D.人口年龄结构年轻 |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1955年,新疆招收广东等地知识青年0.38万人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1947年印巴分治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图2表示某国的人口金字塔,读图回答问题。 1999年该国5-9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是
A.5.2% | B.2.5% | C.2.2% | D.8% |
1999年至2025年,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40-44岁的女性人口将增多 |
B.55-59岁的男性人口将减少 |
C.人口老龄化更加严重 |
D.人口总数将增加 |
读 “X、Y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问题。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X国 |
108 |
42 |
18 |
Y国 |
275 |
6 |
7 |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 | B.大洋洲 | C.非洲 | D.北美洲 |
Y国可能是
A.印度 | B.俄罗斯 | C.德国 | D.坦桑尼亚 |
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经济条件 | B.气候条件 | C.历史条件 | D.地形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