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国罐头总产量约为384万吨,消耗农产品原料900万吨,罐头生产的龙头企业带领1200多万从事原料种植养殖的农民闯市场,创造产值200亿元,加快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步伐。上述材料中,农民靠小罐头致富得益于( )
| A.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
| B.国家对农业生产加大投入 |
| C.农村科技知识的普及 |
| D.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
从上海的“楼倒倒”,成都的“楼歪歪”,到南京的“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在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地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的监管力度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是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新的要求。这一要求提出的依据是:
①社会主义本质
②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④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为应对金融危机,提高能源利用率,国家出台了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居民看到“以旧换新”,既能享受国家补贴,还能让老式家电、汽车来个升级换代,纷纷购买。这说明:
①经济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财政可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④财政可以带动工业生产、促进节能减排
|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为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国家应该:
①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②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③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④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同步富裕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之间,而我国劳动工资只占GDP的百分之十几。这说明:
| A.我国的收入分配严重不公 | B.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充分体现 |
| C.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 | D.我国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