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在毁坏大轮船”。对此的正确认识是:
A.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 | B.是一种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 |
C.是一种具有一定超前性的社会意识 | D.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
各子详细信息 |
妻(正室) |
老三(20岁,天性顽劣)、老二(22岁,老成持重) |
妾一(侧室) |
老大(25岁,天慧聪颖) |
妾二(侧室) |
老四(18岁,智勇双全) |
A.老三 B.老四 C.老大 D.老二
据记载,“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的推行是要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
B.分封的同姓诸侯位居显要之地 |
C.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
D.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 |
下列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其简称与西周分封制有渊源的是
A.晋088888 | B.豫BL9276 |
C.鄂J00002 | D.吉A-DF153 |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世官制 |
《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注:材料中的禹、启、益均为人名)。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 |
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 |
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
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