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据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论推断的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
B.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
C.中国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贤人政治”体现的传统政治观念 |
D.宰相制度的废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
美国学者伊佩霞指出:“与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这个时期的中国人非常愿意向世界敞开自己,希望得到其他国家优秀的东西。”可印证该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A.玄奘西行 | B.鉴真东渡 |
C.“新罗坊”的开设 | D.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的采用 |
赋税制度改革体现了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驾驭能力和执政者的统治意图。唐朝中后期推行两税法的主要意图是()
A.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方式 |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
C.放松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D.抑制土地兼并 |
下列典籍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很高价值的是()
A.《禹贡地域图》 | B.《水经注》 |
C.《水经》 | D.《两都赋》 |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
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色 |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
“西汉的州郡只是督(监)察单位,刺史权位不如郡守。但东汉州郡大增,刺史统割属部,位同方伯。”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两汉时期都重视监察制度 |
B.两汉时期的监察职能未能发挥 |
C.东汉时期刺史权位低于郡守 |
D.东汉刺史逐渐失去监察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