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R)对不抗锈病(r)是显性,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甲水稻(DdRr)与乙水稻杂交,其后代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则乙水稻的基因型是( )。
A Ddrr或ddRr
B DDRr或DdRr
C DDrr或DDRr
D Ddrr或ddRR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EMS的处理可使DNA序列中G-C转换成A-T |
B.获得的变异植株细胞核DNA中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 |
C.使用EMS浸泡种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
D.使用EMS浸泡种子过程中,水稻体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
下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C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激素A、B、C分别是生长素、赤霉素、乙烯
B.a浓度比b浓度高
C.在调节幼苗生长的过程中激素A和C属于拮抗关系
D.根据图中信息可说明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下列与ATP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DNA和mRNA中的“A”代表的含义相同 |
B.乙醇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会使胞内ADP的含量增加 |
C.念珠藻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产生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
D.轮藻细胞内K+浓度偏低时,ATP消耗会增加以维持K+浓度稳定 |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使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
B.细胞主要通过原癌基因阻止异常增殖 |
C.细胞凋亡的发生是因为基因不再表达 |
D.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必须要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实现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细胞都需要载体协助,但不一定消耗能量 |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
C.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蛋白 |
D.内质网既可和外层核膜直接相连,也可和细胞膜直接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