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社会上革命分子,大家都集中到中国国民党,促使国民革命运动得以迅速实现;同时希望中国国民党断然抛弃依赖外力及军阀两种旧观念……以树立国民革命之真正领袖地位。”上述中国共产党“三大”宣传内容不反映中国共产党:( )
A.认为国民党是一个革命政党 | B.希望国民党进行改组 |
C.主张与国民党实现合并 | D.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
中印两国由曾经的“龙象之争”到如今的“龙象握手”,正如60年前周总理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所说“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两个大国之间,一定会有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文中“这些原则”提出时
A.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形成 | B.我国在进行保家卫国的战争 |
C.我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 D.我国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
下图是1947年载于《文汇报》上名为《自由的保障》的漫画,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注:条幅内容为“抵制美货运动筹备大会”)
A.《中华民国宪法》被美帝国主义破坏 |
B.群众没有购买国货的自由权利 |
C.《中华民国宪法》标榜自由带有欺骗性 |
D.国统区人民享受不到宪法的保障 |
下表是美国教士林乐知创办的《教会新报》(《万国公报》前身)于1868年—1871年刊载的内容明细表,表格主要反映了
年份 |
宗教 |
世俗消息 |
科技 |
比评与建议 |
1868年 |
48% |
26% |
22% |
4% |
1869年 |
36% |
36% |
9% |
19% |
1870年 |
18% |
68% |
5% |
9% |
1871年 |
16% |
46% |
23% |
15% |
A.传教士传教热情逐渐减退 B.传教士日益重视传播世俗信息
C.国民的科技意识淡薄 D.国民对西方社会了解需求增多
斯特雷奇在比较希腊和中国诗歌的差别时认为:“中国诗不是格言式的,它要留下一个印象,这个印象不足终结,而是无穷境界的开端。”下列诗歌可以佐证该评价的是
A.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生恨? | B.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C.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 D.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
清初松江人叶梦珠在《阅世编》中记录道:“前朝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辄数以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到了清朝后,“标客巨商罕至,近来多者所挟不过万金,少者或二、三千金,利亦微矣。”造成江南棉布业市镇衰落的原因有
①外国机织布进入中国②江南地区棉纺织技术衰落
③棉花种植区域扩大④织布作坊各自独立经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