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税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转换成燃油税,实行“捆绑”收费。这种燃油税制实质上是通过将养路费“捆绑”到油价上,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转换成税费,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更多地体现了“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燃油税费改革方案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
依据相关事件,运用相关知识填写下表:
事件 |
哲学依据(需写出世界观原理和方法论要求) |
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实施燃油税费改革,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公平和规范税负,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项改革因涉及不同行业和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等问题而难产了十几年。但改革势在必行。 |
|
中央把燃油附加费改革的试点定在海南省。1994年1月1日开始,海南省正式将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运输管理费四费合一,征收燃油附加费,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燃油附加费改革试点省份,其税改的经验将在全国推广。 |
|
2008年11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费改革方案,决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让燃油税改决策有扎实的民意基础。 |
|
某班为配合学校开展的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参与者,请完成以下题目:其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丰富民族精神的具体成果。
(1)请为本次班会确定一个主题
(2)假如你在班会上发言,请拟写一份发言稿的提纲
(3)除了主题班会,请你为学校的宣传教育活动设计另外两种形式,并谈谈你打算围绕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做些什么。
2008年6月12日,李长春同志在参观抗震救灾大型新闻图片展时强调,在抗震救灾中展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08年5月26日至3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足迹跨越大江南北,带来了台湾二千三百万同胞对地震灾区灾民的牵挂问候,对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的祝福和支持。访问团所到之处受到了大陆同胞的热烈欢迎、热情掌声。
(1)结合材料分析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这一愿望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一:当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在西欧封建社会初期的黑暗中消逝的时候,东方的中国却呈现出科技文化蓬勃发展的壮丽景象。
材料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的发生,是全世界仅存的一项古代“生态工程”。
(1)这二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的什么状况?有何作用?
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2008年我们的国家成功顶住了大雪灾、抗击了大地震,举办了奥运会,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1)请问鲁迅先生所说的“民魂”指的是什么?
(2)“民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在社会主义社会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