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贵、看病贵、住房贵、就业难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四大民生问题。如何解决好民生问题?几位网友通过“民生热线”就此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甲:子女升学是涉及每个家庭的民生大事,政府应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乙: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教育的发展不能解决就业问题,那么在教育上的投入也无多大意义。
丙:解决民生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把一切民生问题统统管起来。
假如你参与了上述讨论,请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就解决民生问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华尔街金融危机正向实体经济侵袭,各国央行也纷纷出台救市举措,全球新一轮降息行动正在展开。各国都在适时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应对。北京时间2008年10月4日凌晨1点25分,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63票赞成、171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备受瞩目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
材料二:世界经济论坛2009年年会28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温家宝在发言中表示,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全球性的挑战。战胜这场危机要靠信心、合作和责任。当前,应当抓紧落实20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以来达成的广泛共识,不仅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渡过当前难关,而且要努力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健康、稳定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从金融海啸的发生、及其影响的不断扩大和各国采取的措施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经济学启示?
针对当前日益严峻的金融危机,近日全球多国同时采取降息等措施。部分国家(地区)一年期降息情况如下:
| 国家(地区) |
调整情况 |
国家(地区) |
调整情况 |
| 中国 美联储 英国 中国香港 |
4.14% → 3.87% 2.00% → 1.50% 5.00% → 4.50% 3.00% → 2.50% |
加拿大央行 欧洲央行 瑞典 瑞士 |
3.00% → 2.50% 4.25% → 3.75% 4.75% → 4.25% 3.00% → 2.50% |
注:2008年10月8日, 美联储、欧洲央行等同时降低基准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宣布即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1)全球央行的联合举措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面对中国人民银行的新举措,有人认为:只要降息、取消利息税,就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对此作简要评析。
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
你认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这一事实,我们应有的态度是什么?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已从原来的商品交换广泛渗透到生产协作、技术和信息交流、资金融通以及劳务合作等领域,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严重冲击。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问: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