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发表了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被视为当时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宣言”,在全党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非议和指责,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继而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年。运用哲学知识回答:
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时我国工业自身存在发展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等问题。“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成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材料一 2008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总额高达4万亿元,为期2年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
材料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政府最近连续发布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
“扩内需”就是积极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可以带动中间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直接有效和稳定持续。
为什么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8分)
2008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作为2009年重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1978~2008年我国居民储蓄率图2 1978~2008年我国消费、投资对GDP贡献率
材料: 我国坚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近年来,党和政府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的支出是我国居民共同的后顾之忧,困扰着居民消费。为此中央财政加大支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改善民生。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728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分析图1和图2蕴含的经济信息以及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6分)
结合上述图表和材料,说明中央财政加大民生支出对扩大内需的经济意义。(9分)
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2支香烟……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
请运用所学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什么?
(2)同样是“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的人,获得“幸福”的程度也可能不同,为什么?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在经历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后,这部法律的颁布与实施无疑为13亿中国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固了法律保护的屏障。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1)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国家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2)《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对食品经营者具有什么作用?
(3)林先生从超市购买了一罐进口奶粉,食用时发现有异味。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林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