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完成下列各题。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93年至1996年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防范中国经济出现衰退,政府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03年以来,政府开始适当紧缩银根,货币政策在“稳健”和“适度从紧”之间寻找平衡;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面对中国经济存在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将货币政策由“稳健”改为“从紧”。2008年10月8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多数专家认为,继2008年9月15日之后央行再度宣布下调“二率”,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实际操作上已告别从紧,转向松动,政策重点开始转向“保增长”。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运用和调整货币政策的哲学依据。(请写出四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哲学的运动概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储蓄有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特长特点?
活期储蓄利率,收益,但灵活方便、流动性,适合家庭日常待用资金的存储。
定期储蓄利率,收益、但存期限定、流动性。利息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

影响人们日常消费的心里有哪些?心理、心理、心理引发的消费、心理主导的消费。

信用卡有何特点、优点?是具有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便捷安全。
支票是什么?有哪些种类?支票是的支付凭证,包括支票和支票两种。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有何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先进的对社会发展起作用;落后的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人的价值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在于对社会的,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