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集体失踪”手机是祸首?
一提起蜜蜂,人们很容易想起它们在田间飞来飞去、勤劳地进行授粉的画面。然而,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目前却出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大量蜜蜂神秘地“集体失踪”。
一些科学家猜测,这一罕见的现象是由人类大量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造成的。由于手机通信网络和辐射影响其导航系统,本来非常恋家的蜜蜂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最终选择了大批的离去。
科学家警告说,蜜蜂的大量失踪将使人类生态系统的未来遭遇很大威胁,农作物可能因此大量减产,人类最终可能面临大规模的食物短缺。在我们吃的食物中,有大约三分之一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蜜蜂数量的影响。如果蜜蜂灭绝的话,农作物、草料将无法生长,家畜也将因此灭绝。
人们经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这句名言;“如果蜜蜂在地球上消失,人类在4年左右也会全部消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
运用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上述现象。(7分)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由1000美元达到3000美元。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它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现期”。稳定与发展似乎成了两难选择。有人认为,为了确保稳定,就要限制发展。
请结合材料,辨折这一观点。
元代许衡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耐,刚好道旁有棵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道:“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答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
请透过“这道旁的梨该不该摘?”这一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观的有关原理对上述材料加以辨析。
上海地铁二号线运营初期,曾实行过2元、3元、4元的票价,每天的客流量仅为2&3万人次。后来,票价降至1元、2元和3元,地铁二号线日客流量随即猛增至13&14万人次。
(1)请问上述现象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什么知识?
(2)票价下调后,在交通高峰时段,地铁又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请你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
《半月谈》载文指出:只讲适应市场,生产者就始终处于被动之中,而且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很多人都是看到当地市场上某种农产品现在价格的变化,就回去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果你多种,我也多种,你少种,我也少种,等到产品出来了,都卖不出去,都跌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同步性震荡”现象。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里所说的“市场同步性震荡”反映了经济常识中的哪些道理?
(2)如果你是商品生产者,应怎样避免“市场同步性震荡”的影响?
(3)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1997年,DVD影碟机刚投入市场,价格高达两三千元。受高额利润的诱惑,国内众多企业投入生产DVD。2003年,生产企业超过100多家,产量接近1 500万台,而国内市场需求最多才500万台。为了在竞争中存活,生产企业展开价格战,价格被压到不足600元。
材料二:国产DVD机的核心技术需进口,从2002年起,国外技术专利企业相继对中国出口的自主品牌DVD收取核心技术专利费,费用占生产成本的20%~30%,从而使国产DVD的低成本优势消失,出口直线下降。
材料三:2004年前5个月,在DVD生产企业云集的深圳宝安区,已有近30家企业先后倒闭。(1)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2)结合我国DVD行业的教训,分析说明我国家电企业应如何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