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7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某校对外开放日,高三(1)班开设了一堂以“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到班参加交流。  
在班会活动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说的话:“我爱我父母,但我希望我的家庭没有任何矛盾,父母不吵架,与子女间没有代沟,共筑和谐家庭。”“我想对父母说,爸爸妈妈,你们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喜欢干涉我交友的权利,不让我与问题学生交往。”  
不少家长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孩子不能正确对待排名,排在前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排在后面灰心丧气,一蹶不振。为此我想对孩子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兵家常事,生活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对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道德品德或公民素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做父母的不能仅仅看到子女的成绩,但丁说过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上来不得半点偏差。”   
问题: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对学生与家长的话进行评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哲学的运动概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现在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再用现金发放工资,而是通过银行,把工资打入职工个人的账户,职工凭银行卡或存折到银行支取现金。
(1)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从事的是什么业务?
(2)这种支付工资的方式,对单位、银行和职工有什么意义?

学完《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后,甲、乙两同学围绕公平与效率讨论起来。甲说:“坚持效率优先,必然产生收入差别,并使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失去公平。”乙说:“兼顾公平,就要给那些效率低者以补偿,这必然挫伤效率高者的积极性,最后也失去效率。”
甲、乙两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某国有企业原先效益低下,工人辛苦一年到头,领不了多少工资。后来,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企业拥有40%的股份,另60%的股份卖给职工个人,年终按股分红。这样,每个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真正感受到了企业主人的地位、责任,全厂职工团结一心,很快使企业走出了困境,企业办得红红火火,工人收入也大幅提高。
(1)企业改制前后在分配方式上有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企业走出困境的原因。

为解决农村“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读书难”等难题,广东省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每年确定一个重点,逐步解决了上述问题。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财政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三农”支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优抚支出,重大传染病治疗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中央财政支出项目越来越多,要求有充足的财政收入作保证。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1)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国家在组织财政收入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