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这表明( )
| A.物质财富就是精神财富 |
| B.文学艺术活动是建立在群众的生产实践基础之上的 |
| C.只有群众的生产实践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
| D.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登录因特网”。从实践的特征看,这体现了 ()
| A.客观物质性 | B.主观能动性 | C.社会历史性 | D.直接现实性 |
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如图漫画中许多人哄抢蜡烛的荒诞行为,是因为
①错误的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误导作用
②人们认识不到事物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
③对待“网谣”,必须依法打击
④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因表达了感恩母亲这一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而至今仍广为传诵。游子穿衣思人,感念母亲的养育之恩,这说明人的意识
| A.有时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 B.是对事物的直观反映 |
| C.是对事物的能动反映 | D.是对事物的间接反映 |
如将漫画中影子与人的关系比喻为主观映象与客观事实的关系,那么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意识是主观的,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 |
| B.意识是主观映像,而非如实反映对象的客观状况 |
| C.思维活动规律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 |
| D.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是无法实现统一的 |
2012年以来,全国新闻界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大批编辑作者深入基层蹲点调研、采访写作,在了解基层实际、反映群众意愿、树立良好形象、推动具体工作上取得积极进展。这说明
|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
| C.深入群众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
| D.主观与客观应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