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客观性和实践的能动性( )
A.是绝对对立的。因为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
B.是绝对对立的。因为客观性和能动性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
C.是统一的。因为客观性和能动性都是实践的特征 |
D.是统一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主观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
2009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在山东省济南市隆重开幕。“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办赛主题促进了群众性运动健身的高潮。在全运会举行期间,许多中学生到体育用品专卖店购买体育健身用品。这是一种
A.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 B.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④调节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现实生活中小轿车价格悬殊,如奔驰新S级轿车上市售价93万元,而一汽奔腾B50/1.6 自动豪华型 10.98 万元,同为轿车但价格悬殊,其根本原因是:
A.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 B.价值量不同 |
C.使用价值不同 | D.供求关系不同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赢利就应该:
A.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C.尽量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 |
D.尽量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必要劳动时间 |
某商店自行车标价380元/辆;某人用380元购买了自行车。在这里,体现了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 B.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
C.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 D.世界货币、一般等价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