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 B.经常巡游天下 |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本家兴奋异常。有一草帽公司老板高兴地说:“假如中国人每人都戴一顶草帽,那么我就发了大财了”。结果事与愿违,英国人制造的草帽并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在中国畅销。导致这一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人制造的草帽质量低劣 | B.英国还没有打开中国的市场 |
C.英国人没有考虑到中国人的生活习惯 | D.受到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均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奥巴马和萨科齐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 B.是军队最高统帅 |
C.是国家元首 | D.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
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 B.全部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