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汉武帝设置刺史、实行推恩令的共同目的在于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剥夺诸侯王国封地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避免相权威胁皇权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 三 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B.欧盟成立 C.苏联解体 D.911事件

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这表明美国(  )

A.已经成为世界霸主 B.发起对苏联的冷战
C.确立全球霸权战略 D.意欲干涉他国事务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使用否决权最少的国家,但“在必须使用否决权时,中国当然要使用,该出手时,中国一定会出手。” 2012年2月9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表决时投反对票。这表明中国
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
③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
④在重大国际事务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 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
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

1972年3月1日,美国《太阳报》载:“由于在访问结束时发表了公报,尼克松和中国领导人似乎完成了这种不可能的事。”对这一评论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评论针对的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北京签署联合公报
B.访问结束时发表的公报宣告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不可能的事”指中美两国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合作
D.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