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这种演变说明了( )
A.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建制逐渐完善 |
B.中国古代一直在着力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C.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逐渐瓦解 |
D.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逐渐完善 |
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
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 | D.②④ |
学者赵英曾说:“……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66%和技术转让的3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仅20%是在国内进行。……凭借全球性技术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从1970年到1992年,亚非拉33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8美元增长到297美元,而21个发达国家则从3129美元增长到22185美元。”对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有
①深化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 ②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距 ④促进了资本、生产和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⑤形成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A.①②③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分析下图可知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世纪20~30年代,面对困境,美俄两国分别实行“新政”,进行了重大制度的创新,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均是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 B.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
C.都符合了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
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A.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 | B.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
C.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 |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