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   )

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3年宋教仁命案发生后,上海地方检察厅公开传讯袁世凯的亲信国务总理赵秉钧,并公布政府高官与杀人犯之间密切往来的证据。一个小小地方法院竟敢传讯国务总理,是因为

A.中华民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当时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民意强大
C.上海市国民党控制的地盘
D.袁世凯为移祸赵秉钧,支持上海地方检察厅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这表明

A.铁制工具应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学者萧功秦论及古代某一制度时说:“即是维系政治精英与社会精英相互依存关系的纽带,也是维系社会各阶层对君主、儒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权威效忠的基础”。这一制度应是

A.科举制度 B.君主制度 C.分封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对下图反映的币制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发生在“二战”后初期
B.是经济全球化开端时期的产物
C.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
D.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强的表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