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方会议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上述材料表明①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②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③经济危机使日本加快了侵华的步骤④“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绝非偶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南北朝之前,“川”字只有“水道、河流”之意,而《魏书》所载牛川、宁川、敕勒川等地名中的“川”,则是鲜卑语“荒野、荒滩草原”的意思。于是,“川”字有了新的义项,并沿用至今。这主要反映出,民族交融( )
| A. |
缩小了南北差距 |
B. |
奠定了统一基础 |
| C. |
丰富了文化内涵 |
D. |
拓展了文学题材 |
西汉时,“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其中,选博士等,取明经;选廷尉正等,取明律令;选三辅令等,取治剧(剧:繁重)。据此可知,这一选官途径重在( )
| A. |
依据政绩实效 |
B. |
参考资品等次 |
| C. |
关注家世道德 |
D. |
考察为官能力 |
据考古发掘,距今约9000年前的浙江上山、河南贾湖等遗址,出土了中国特有的制作榫卯结构工具石凿;距今8000至7000年前的浙江跨湖桥、河姆渡等遗址,发现了榫卯木结构建筑。之后,此类建筑在中华大地广泛分布、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建筑形式之一。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
| A. |
本土性和包容性 |
B. |
多样性和连续性 |
| C. |
本土性和连续性 |
D. |
多样性和包容性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前期英国四类商品进口额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导致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
英国经济竞争力下降 |
B. |
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 |
| C. |
欧洲产业结构的调整 |
D. |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
下表为1935~1950年美国对外投资中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情况统计(单位:亿美元)。这两种投资的结构性变化反映了美国( )

| A. |
恢复经济发展的努力 |
B. |
放松了对拉美的控制 |
| C. |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
D. |
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