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二战前后人口迁移模式图”(图1-27),完成下列要求:
注:图中箭头表示人口迁入或迁出的方向
(1)在北美两侧横线上加绘两个箭头,以表示其二战前后人口迁移的方向。
(2)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分别是:
A 、
B 、
C 、
D 。
(3)一个国家人口的迁出,对于缓和所在国 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往往造成 ;对于移入国则提供了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从全球来看,我国属于人口的 区。
(共11分)读下列两段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高空的冰晶、雪花下降到距地面2000—3000米时,因周围温度升高而融化成为低于0℃的过冷却水滴,当这些过冷却水滴接触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结成晶莹透明的冰壳,即形成冻雨现象。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使湖南、贵州等19个省份受损森林面积达2.79亿亩,相当于全国森林面积的1/10。
材料二中国林线高度等值线图
(1)冻雨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本次遭受雨雪冰冻灾害最严重的植被类型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3)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特点,并说明原因。
(4)请在下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高度变化曲线图。
下图是某地的气候资料,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
(2)分析5月气温最高的原因。
(3)据图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读图,回答:
(1)①、②、③、④四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
(2)①、②、③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哪一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什么?
(3)轮船沿图中航线航行,其顺逆水情况如何?
(4)绘出③处的盛行风向。
读图,回答:
(1)①地的气候有何特点?这类气候在全球的分布有何规律?
(2)与①地相比,②地的气温年较差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受气候影响,③河具有怎样的水文特征?(提示:水量、水位变化、结冰期)
读世界区域图,回答:
(1)①、②、③处的气候类型有何不同?
(2)说出①、②、④处降水特点不同的原因。
(3)分析④地区大量破坏植被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