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早期,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普遍建立了共和国,符合当时的农业状况的史实是
A.土地集中的现象大大改善 |
B.农民依然遭受封建与半封建剥削,大部分沦为佃农 |
C.大地产制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D.大种植园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写19世纪中期的中国农村:“沿江沿海的主要航道上,太古、怡和、旗昌之类的外国轮船和招商局的轮船势力正盛,‘上海之沙船,宁波之钓船,广东之红利船全失其利’,汉口以下的江船‘也废业者逾半’”。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列强垄断中国航运的局面被打破 | B.列强经济侵略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
C.近代中国传统的运输业受到冲击 | D.列强的侵略势力逐渐深入到中国内地 |
中国近代某条约规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驻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
1861年4月,湘军创始人曾国藩的重要幕僚赵烈文看到某书籍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该书籍应是
A.《海国图志》 | B.《天朝田亩制度》 | C.《瀛环志略》 | D.《资政新篇》 |
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 B.真实的景象 | C.多彩的生活 | D.繁盛的社会 |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三司使 | B.参知政事 | C.枢密院 | D.军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