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图3-15),回答下列问题:

图3-15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        ,原因是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分析城市建筑垃圾对水环境的污染过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浒苔也叫绿藻,其生长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温度;第二是光照;第三是营养。对水质不仅没有负面影响,反而有正面影响。绿藻发育以后,能够使海水富营养化的程度降低,它本身就利用海水里面的氮、磷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降低这些物质的浓度。
材料二 据新华社青岛2013年7月11日电,自6月9日,青岛胶州湾海域开始出现浒苔绿潮,到7月上旬,覆盖面积已达43平方千米,目前已清理打捞浒苔超过240吨。
材料三 青岛与胶州湾的地理位置。

(1)根据材料三,请简要分析青岛浒苔大规模暴发的原因。
(2)结合材料,请谈一下如何防止浒苔的大规模暴发?

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某区域内湿地呈斑块状分布。下表中的数据反映该区域湿地的变化。

年份
湿地斑块数目(块)
湿地总面积(hm2)
湿地比率(%)
1976
2 251
88 893
42.99
1986
3 721
39 639
19.17
2005
1 973
19 230
9.30


阅读资料,分析该区域不同时段湿地变化的特点,说明湿地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1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1图2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 。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

①②③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 ;其主要来源是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