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回答8~10题。
8.泰国的平原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美国的中部平原、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等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季风水田农业
D.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9.从农业市场的技术条件来看 ( )
A.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科技水平较高
B.阿根廷的牧牛业科技水平最低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水平先进
D.墨累-达令盆地科技水平较低
10.下列不属于亚洲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是 ( )
A.小农经营 B.机械化水平低 C.科技水平低 D.商品率低
下表为四类工业部门的区位因素评价,读表完成28~29题。
![]() ![]() 部门 |
原料 |
劳动力 |
工厂用地 |
燃料 |
运输条件 |
市场位置 |
① |
△ |
○ |
△ |
○ |
△ |
□ |
② |
□ |
○ |
△ |
○ |
△ |
△ |
③ |
△ |
△ |
△ |
□ |
△ |
△ |
④ |
○ |
□ |
△ |
○ |
○ |
△ |
(□表示指向型因素;△表示重要因素;○表示一般因素)四类工业部门共同的重要区位因素是
A.原材料 | B.交通运输条件 | C.建筑用地 | D.市场 |
数字符号代表的工业部门正确的是
A.①为炼油工业 | B.②为炼铝业 | C.③为建材工业 | D.④为甘蔗制糖业 |
下图表示影响某工业企业主导区位因素随时间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该工业可能是
A.炼铝工业 | B.石油工业 | C.钢铁工业 | D.纺织工业 |
这种变化说明了
A.能源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B.原料地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C.市场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D.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增强 |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24~25题。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②农产品市场条件的变化
③当地进行了农业结构调整 ④技术条件的提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花基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①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少②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③调整劳动力的投入④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8回答21~23题。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A.入口数量增多 | B.气候变化 | C.森林破坏 | D.围湖造田 |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 | B.区域性 | C.整体性 | D.差异性 |
图中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主要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一地区
A.西北地区 | B.东北地区 | C.东南地区 | D.西南地区 |
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19~20题。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 B.B国 | C.C国 | D.D国 |
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A.A国 | B.B国 | C.C国 | D.D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