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最显著的特点是
| A.肯定人的价值 | B.极大地促进了思想解放 |
| C.充分宣扬“理性” | D.形成和发展时间长,理论体系比较完整 |
引发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B.戊戌变法的影响 |
| C.辛亥革命的失败 |
| D.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 |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
|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
|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
|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②京师大学堂建立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国民党改组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 B.坚持“中体西用” |
|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 D.关注西方科技 |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
|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
|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
|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