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巴雷特认为“因特网预示着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无限的机会。它给我们理想‘部族’带来了挑战,但也许能够帮助改变每一个国家的需求。法律、管理和文化构架允许我们控制并部分地利用这个工具。”下列与巴雷特的主张不符的是()
A.因特网推动全球化进程 |
B.因特网应受法律控制 |
C.因特网应立足部族化 |
D.因特网应受政府管控 |
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下列选项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西欧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B.西欧要与美国平起平坐 |
C.西欧已经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
D.美国霸主地位受到挑战 |
1873年,卡内基创办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B.垄断组织适应生产力发展 |
C.自由竞争、优胜劣汰 |
D.联营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
1933年《申报月刊》刊载:“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和集体生产”。1934年《独立评论》载道:“左倾也好,右倾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上述评论不是基于()
A.中共反围剿中“左倾”错误 | B.中国内忧外患 |
C.苏联经济建设成就 | D.世界经济危机 |
1978年邓小平访日时阐明了三个目的:一是互换和平友好条约的批准文件,二是向几十年来致力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日本友人表达中方的感谢,三是像徐福一样来寻找“仙草”。下列选项不能表达邓小平意图的是()
A.暗喻中日友好历史悠久 | B.夯实中日友好基础 |
C.“仙草”暗指现代化秘密 | D.实现中日邦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