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乾隆时期北京百姓“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的原因是

A.百姓与士大夫有矛盾
B.朝廷扬“雅部”抑“花部”
C.秦声、罗、弋比昆曲好听
D.昆曲脱离了广大民众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材料反映明代福建

A. 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 商品经济活跃
C. 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表2中的日文写法主要仿自中国某种书法字体,唐代擅长这一书体的书法家是

A. 王羲之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怀素

图六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含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A. 顾炎武 B. 林则徐 C. 洪秀全 D. 严复

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 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 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 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 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