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 B.有教无类 | C.温故知新 | D.当仁不让于师 |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于自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
|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 B.是一部成文法典 |
| 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 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 |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 B.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
| C.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
亚里士多德曾说:“民主政体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蛊惑家(demagogue)造成的……蛊惑家将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用群众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在那里法律没有权威。”该段言论表明作者( )
| A.赞成实行君主专制 | B.鼓吹取消公民大会 |
| C.要求放逐蛊惑家 | D.主张确立法律权威 |
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最为准确的理解是()
| A.不以武力为手段 |
| B.罗马法具有其它法律不可比的优点 |
| C.罗马法适用于世界 |
| D.罗马法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成为近代资本主义法律的基础 |
当梭伦改革实行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绝大多数的争执最后都要经过这些陪审员来解决,包括高级官吏判决的案件,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 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 |
| B.平民在城邦事务中取得了一定的参与权 |
| 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 |
| 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