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考古学家在六千年前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上发现了这些汉字的雏形,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都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材料二:相传我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古代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下来。
结合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
现在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再用现金发放工资,而是通过银行,把工资打入职工个人的账户,职工凭银行卡或存折到银行支取现金。
(1)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从事的是什么业务?
(2)这种支付工资的方式,对单位、银行和职工有什么意义?
学完《个人收入的分配》一课后,甲、乙两同学围绕公平与效率讨论起来。甲说:“坚持效率优先,必然产生收入差别,并使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失去公平。”乙说:“兼顾公平,就要给那些效率低者以补偿,这必然挫伤效率高者的积极性,最后也失去效率。”
甲、乙两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某国有企业原先效益低下,工人辛苦一年到头,领不了多少工资。后来,该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企业拥有40%的股份,另60%的股份卖给职工个人,年终按股分红。这样,每个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真正感受到了企业主人的地位、责任,全厂职工团结一心,很快使企业走出了困境,企业办得红红火火,工人收入也大幅提高。
(1)企业改制前后在分配方式上有什么变化?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企业走出困境的原因。
为解决农村“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读书难”等难题,广东省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资金,每年确定一个重点,逐步解决了上述问题。
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财政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三农”支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支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优抚支出,重大传染病治疗支出,社会保障支出……中央财政支出项目越来越多,要求有充足的财政收入作保证。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
(1)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2)国家在组织财政收入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